宗教研究

宗教研究 Book in PDF, ePub and Kindle version is available to download in english. Read online anytime anywhere directly from your device. Click on the download button below to get a free pdf file of 宗教研究 book. This book definitely worth reading, it is an incredibly well-written.

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

Author : 黎志添
Publisher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Page : 360 pages
File Size : 43,5 Mb
Release : 2012-05-01
Category : Christianity
ISBN : 9789620431357

Get Book

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 by 黎志添 Pdf

2010年1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政治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攜手主辦「首屆華人學者宗教研究論壇」,主題是「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書是這次學術會議的論文結集。本書收集了其中十二位與會學者的論文,他們是來自兩岸三地四校的宗教研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別對佛教、道教、基督教在華人學術處境中的研究方法。簡言之,本書是一部對華人學界宗教研究具有創新與啟發性意義的著作。

宗教学研究论著与文本解读:当代宗教研究、基督教研究专辑

Author : 王潇楠
Publisher : BEIJING BOOK CO. INC.
Page : 326 pages
File Size : 52,9 Mb
Release : 2015-09-01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7516169377

Get Book

宗教学研究论著与文本解读:当代宗教研究、基督教研究专辑 by 王潇楠 Pdf

一部分“当代宗教研究”,是笔者在当代宗教研究室作为重点学科研究室期间所承担的课题项目,主要是提炼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学者关于当代宗教研究的专著、论文集和译著(共300多部),笔者将其分为当代宗教学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与宗教政策、中国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其他宗教等八个部分,并对上述论著的中心思想逐一做出阐述总结。

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Author : 王晓朝著
Publisher : BEIJING BOOK CO. INC.
Page : 503 pages
File Size : 49,6 Mb
Release : 2021-11-08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by 王晓朝著 Pdf

本书共分15讲,内容包括:宗教学与宗教的界定、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古代民族宗教、宗教与古代哲学、宗教的基本要素、宗教与科学等。

中国秘密宗教史研究

Author : 刘平著
Publisher : BEIJING BOOK CO. INC.
Page : 542 pages
File Size : 48,6 Mb
Release : 2021-11-10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中国秘密宗教史研究 by 刘平著 Pdf

直观而言,中国社会可以分为“显性的”与“隐性的”两个层面。作为“另一个中国”,秘密社会,或曰地下社会,是“中国社会”的真实模拟。故而,我们在讨论宗教、民间文化与民间信仰以及社会变迁等问题时,尤其有必要着眼于那些不为人知的社会集团及其信仰取向。 民间教派、秘密教门、“邪教”之类,都属民间宗教结社,在中国,最早起源于道教、佛教等宗教的异端教派。这种因宗教异端而形成的“邪教”或秘密宗教,在中国社会之蔓延,一直持续至元末白莲教形成、红巾军起义爆发、元亡明兴为止;其后,进入比较正规意义上的明清秘密宗教发展时期;在民国以后,这些教派被泛称为会道门。 本书除了勾勒中国秘密宗教的发展线索以外,着重于对明清秘密宗教诸层面的分析论述。明清秘密宗教之形成,除了弥勒教、白莲宗、摩尼教等宗教异端教派的影响以外,明清时期三教合一思潮对秘密教门信仰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明清时期的秘密教门,大多拥有自己的经卷(一般称为宝卷),多以杂糅儒释道三教与民间信仰的内容为其特色。

漢人民眾宗教研究

Author : 張珣
Publisher : Unknown
Page : 328 pages
File Size : 48,9 Mb
Release : 2013
Category :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ISBN : UIUC:30112114570812

Get Book

漢人民眾宗教研究 by 張珣 Pdf

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宗教学)

Author : 卓新平
Publisher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Page : 376 pages
File Size : 45,9 Mb
Release : 2013-01-01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7509751824

Get Book

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宗教学) by 卓新平 Pdf

本書為2011年12月7-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論壇(2011?宗教學)----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專題研討會的會議論文集。本論文集對宗教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對中國宗教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意義有更全面的審視,對當今中國宗教與文化發展的動態理解也更為明確。本論文集主題為“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作者從宗教與社會和諧、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的相互影響、宗教的比較研究、宗教與文化建設、全球化視域中的宗教、宗教研究狀況等多層面、多角度進行了討論。

宗敎敎育

Author : Anonim
Publisher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Page : 458 pages
File Size : 42,5 Mb
Release : 2001
Category : Religious education
ISBN : 957112608X

Get Book

宗敎敎育 by Anonim Pdf

钻仰集——汤一介先生研究文集

Author : 汤一介研究会《汤一介先生研究文集》编委会
Publisher : BEIJING BOOK CO. INC.
Page : 584 pages
File Size : 46,6 Mb
Release : 2021-11-09
Category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钻仰集——汤一介先生研究文集 by 汤一介研究会《汤一介先生研究文集》编委会 Pdf

本书分为总论、分论、其他三部分,收录了《新哲学的瞩望——重温汤先生的教导》《哲学与历史的融合:本体诠释学的本体诠释与中国解释学的历史诠释》《汤一介先生的三教关系研究》《“形而上”与“物而上”两个概念,两种世界观》等文章。

宗教研究:論文寫作與實務

Author : 張家麟
Publisher : 蘭臺出版社
Page : 59 pages
File Size : 50,7 Mb
Release : 2021-03-01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9869950749

Get Book

宗教研究:論文寫作與實務 by 張家麟 Pdf

宗教研究該從那裡著手?宗教研究具有各種方法論的視野,宗教研究本質上這也是為了探究「人類到底因何而生」的根源性問題,究竟該如何理解宗教的問題?本書從不同且多樣性觀點進行理解而提出研究理的方法。作者將宗教研究的方法,以及主要的宗教學理論的特徵,用淺顯易懂的論述付諸著作並付梓上市。 研究生書寫《宗教研究:論文寫作與實務》一書,作者問:「作研究有巧門嗎?」回答,這是個大哉問,當然有巧門! 此門在於:研究者在懂「理論」、「資料」及「方法」外,尚須對現象有研究的「視野、思維與想像」。讓彼此之間產生連結,再加上努力、執著於研究過程,就可能對既存的現象,作出合理的探索及解讀,甚至能對未來的行為作出估計。 「理論」是指前輩學者的知識積累,它常可以指引我們後輩研究生研究已經走到哪裡了。至於能否用它來解釋既有的現象,是不是此理論仍然隱含著「瑕疵」,皆值得研究時反思或挑戰。 「資料」則是指社會現象的真實反映,研究者須謹慎將之轉化成為文字、數字、圖像、影音。在作研究當下,依據理論或概念群、假設、研究架構的指引下,在圖書館摘選資料;或走入社會人群中,篩選、測量、採集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料。 由此看來,理論與資料之間產生了勾連,對後實證主義的研究者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巧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者要研究學問,不得缺少「理論」與「方法」的巧門! 對「巧婦」而言,「巧門」是指作菜的食材、創意與方法。對研究者而言,此「巧門」則是指「作研究的思維」;對「問題的提出」;做「理論視野」;「資料擷取及處理」,邏輯的架構與「論文書寫」等一系列的概念、方法及實踐,它是閱讀資料獲得知識與撰述論文的「方便之門」。 研究生用本書「巧門」作研究,有方向可以遵循,有方法可以運用,有步驟可以執行,再加上持之以恆的興趣與熱情,依本書目次「按圖索驥」操作研究,定可寫出好論文,作出好成績。 另,宗教學術研究者欲更上層樓,成為優質研究者,也可從本書得到啟發。

宗教學概論

Author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Publisher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Page : 264 pages
File Size : 55,7 Mb
Release : 2021-06-01
Category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ISBN : 9789865228231

Get Book

宗教學概論 by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Pdf

「宗教學」又稱為「宗教的學術研究」或「宗教科學」,以分析不同宗教間的共同因素為研究方向,以便找出宗教的「定義」和發展規則,界定其起源或最早形式,又或審視其終向與未來等等。宗教與文化的養成、社會和諧、倫理道德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宗教並且涉及身、心、靈的平衡,人格發展,潛能開發等等,所以一套有遠見的、包羅萬象的、以宗教為核心的書籍正是大眾所殷切期待的,因此輔大宗教學系力圖出版這系列書籍。 本書內容分八章,包括宗教學導論、宗教哲學、宗教社會學、中國傳統宗教——佛教思想入門(印度篇)、中國傳統宗教——道教、基督宗教概論、比較宗教學、臺灣宗教研究,是想了解宗教入門的最佳書籍。

宗教硏究與詮釋學

Author : 黎志添
Publisher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age : 232 pages
File Size : 50,5 Mb
Release : 2003
Category : Hermeneutics
ISBN : STANFORD:36105120179671

Get Book

宗教硏究與詮釋學 by 黎志添 Pdf

世界宗教研究

Author : Anonim
Publisher : Unknown
Page : 662 pages
File Size : 42,8 Mb
Release : 1986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UOM:39015056768875

Get Book

世界宗教研究 by Anonim Pdf

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

Author : Anonim
Publisher : Unknown
Page : 444 pages
File Size : 42,5 Mb
Release : 2008
Category : Religions
ISBN : STANFORD:36105210879875

Get Book

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 by Anonim Pdf

本书内容涉及宗教学理论领域的基本方面,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宗教研究与文化发展战略;宗教与社会、伦理、政治的关系;宗教哲学与宗教对话等。

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

Author : 丁仁傑
Publisher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age : 560 pages
File Size : 46,7 Mb
Release : 2009-12-21
Category : China
ISBN : 9789570835144

Get Book

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 by 丁仁傑 Pdf

本書主旨在對於「漢人民眾宗教」的範圍、發展背景、內在運作方式、與變遷模式等進行深度理解,並提出相關分析框架。本書由四個當代宗教個案為基礎,試圖以此建構「漢人民眾宗教」的一般性理論:一、民間信仰在台灣全島化過程裡所產生的兼具個人靈修與集體朝聖雙重目的的會靈山運動;二、慈濟所代表的現代公眾性參與;三、佛教菁英在面對現代化潮流與殖民主義衝擊中所被引發出來的人間佛教論述與實踐;四、民間教派將傳統經典和神明啟示相調和而產生的新的文化本位性運動。討論中顯現,固定社會關係中的儀式與節慶,曾是傳統社會宗教權力展演的主要舞台,到了現代社會,則已是透過論述與認同機制,使文化權力的展演出現了新的形式。而就權力的生產而言,對比與傳統漢人社會的兩種權力生產模式「壟斷模式」和「後設再中心化模式」,現代社會則已顯現出一種新的「資本主義中的社群再建構模式」。

21世纪东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Author : 唐孟生,李政主编
Publisher : BEIJING BOOK CO. INC.
Page : 841 pages
File Size : 48,8 Mb
Release : 2021-11-13
Category : History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21世纪东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by 唐孟生,李政主编 Pdf

本书选自“21世纪东方文化论坛首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共40余篇。论文探讨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学与艺术的价值和特色,探究了东方各地区的区域文化以及东西文化的交流这个主题,涉及领域广泛,从新的宏观和微观视角多层面重新思考了东方文化的时代性和前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