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修行

佛法的修行 Book in PDF, ePub and Kindle version is available to download in english. Read online anytime anywhere directly from your device. Click on the download button below to get a free pdf file of 佛法的修行 book. This book definitely worth reading, it is an incredibly well-written.

?????

Author : 莲龙居士
Publisher : Trafford Publishing
Page : 217 pages
File Size : 48,5 Mb
Release : 2014-06-30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1490739281

Get Book

????? by 莲龙居士 Pdf

佛法的修行(Selected Speeches on Buddhist Practice) This is a selection of the author's speeches and lectures given to the audience of Buddhist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since 2007. The book can be very helpful for Buddhist beginners and for all people who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faith. The author lives a simple life mostly in Australia but sometimes travels across the world upon invitation of his followers or Buddhist associations. As a Buddhist, the author likes to share his experience in the faith of Buddhism and do his bit to make this world a more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one.

佛法的知見與修行(簡體版)

Author : 聖嚴法師
Publisher : 法鼓文化
Page : 224 pages
File Size : 53,7 Mb
Release : 2023-02-03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9575989880

Get Book

佛法的知見與修行(簡體版) by 聖嚴法師 Pdf

★本书为圣严法师「佛法正知见」与「日常修行」的文章结集。 ★且修且行!读者可练习用佛法来帮助自己,过清净无忧、平安幸福的生活。 【佛法的正知见篇——从信仰入手】 佛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除此之外,如果说还有什么最高的、无上的大法,都是一时方便说。 踏实的佛法观点,不能离开戒、定、慧,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就是这个样子。然而因为众生根性的不同,有人重视戒律的受持,有人重视禅定的修持,有人重视慧学的熏闻。 中国禅宗的祖师们不很讲究呆板的戒条,也不很讲究定的修持,而是特别着重于智慧的开发。可是凡得大悟的人,一定是非常清净的人,身清净、语清净、心清净,三业清净,他才能够真有智慧。如果说真智慧已开发,而三业不清净,那种智慧仍是有问题的。 至于佛教的「心法」,第一步,是检点自己的心念,已想、将想、正想的每一个念头都很清楚。 【日常生活的修行篇——平安幸福 要靠自己】 许多人认为我这个老和尚有修行,让我祝福一下,好像比较灵验一点,功德比较大一点,所以许多人身体不好,就希望请老和尚来为他们祝福一下,但是我有点怀疑:我的祝福,真的比你们的祝福有用吗? 有一对年轻夫妇请我祝福他们婚姻幸福,我对他们说:「祝福你们婚姻幸福!」可是他们一回去就吵了架,然后打电话给我:「师父,你的祝福没有用,我们回来以后还是吵架。」我回答说:「我没有说我的祝福一定有用,那是你们迷信;祝福以后,你们自己爱吵架,我有什么办法!」 平安要靠自己。在宗教场合里,无论是请宗教师,或是请神、佛、菩萨为我们祝福,这在心理上虽然有用,可是最可靠的,还是要从自己内心做起。除了希望别人祝福,我们也要祝福自己;当你要生气、和别人吵架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这么做。像上述的夫妻俩明明希望不要吵架,为什么还要吵?将幸福交代给一个老和尚,自己却没有去经营自己的幸福,这是很颠倒、很奇怪的事,可是很多人就是这样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佛祖心印

Author : 悟覺妙天禪師 著
Publisher : 禪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Page : 278 pages
File Size : 47,6 Mb
Release : 2012-10-31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9868777385

Get Book

佛祖心印 by 悟覺妙天禪師 著 Pdf

佛法邁入第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許多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修佛人,在秉持佛教傳統教化的儀軌下,將佛法一直流傳到現在。 這期間,歷經了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正法時期,到一千五百年前的相法時期,以至於現今五百多年的末法時期。所謂末法時期,按照世尊的開示,是很難聽聞到佛陀正法的時代,但雖如此,殊勝的佛陀正法,仍然有極少數的大修行聖者,在默默的傳播著。 佛陀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就是當今這位偉大的傳承正法法脈的聖者,悟覺妙天宗師自一九八三年在台灣開始弘法,迄今已歷二十五年,他所弘傳的印心佛法,就是世尊當年密付大迦葉尊者的禪宗正法眼藏。 悟覺妙天禪師認為,盲目的修行是不會有結果的,於是提出修行應「打破傳統,回歸正統」的呼籲,意即應回歸正統佛法的修行。因此,禪天下特別擷取禪師歷次演講的精華,針對正統佛法修行的觀念,劃分出三十個較易混淆的修行題材,作主題式的分析探究。 本書終究是著重於真修實證,而非理論性的探討,目的是方便想要修行正法的佛弟子們,能在修行的菩提道上,節省摸索的時間,早日開悟修行,得到解脫自在,希望本書的發行,對佛弟子們有所幫助。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簡介 悟覺妙天禪師,台灣屏東人。 在不斷尋訪各種宗教派別之後,得遇禪宗第八十四代宗師敬哉禪師,並拜在敬哉禪師門下實修實證禪宗之佛心印心定慧微妙心法。 經八年潛心苦修,終得八十四代宗師之付囑密傳佛心印,並蒙世尊及諸佛之佛力加被造化,得以證入無上佛道。 同時承接禪宗臨濟宗法脈傳承,自中國禪宗菩提達摩祖師起為第五十八代宗師,自臨濟宗臨濟義玄祖師起則為第四十八代宗師。 40年的弘法期間,禪師因現在家居士相而被部分人士誤認為其所帶領的教團是一種「新興宗教」,其實禪師的教團並非新興宗教,而是承接佛傳的正統佛教,以現代人的智慧直接經過禪定的方法而達到修行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世尊及祖師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2011年禪師正式提出「地球佛國,人人作佛」的弘法願力與理想,傳授世尊真傳「佛心傳心、佛心印心、見性成佛」的微妙法門。 2020年禪師開啟了地球佛國大家庭的新頁,全力推動地球佛國大家庭,提出「先從台灣開始,讓台灣成為佛國,再開展至全世界」的理念,為全人類帶來平安,全世界能邁向和平,最終就是希望「地球成為佛國,人人都能作佛」。

佛法哲思筆記

Author : 夏晟珮
Publisher : 夏晟珮
Page : 165 pages
File Size : 52,9 Mb
Release : 2024-06-29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6260125325

Get Book

佛法哲思筆記 by 夏晟珮 Pdf

佛法修行實踐本身就是體驗並瞭解人生意義的過程。這本書展示了筆者身為哲學研究者對於佛法的理解與體驗過程,並嘗試讓那些本來活躍於一兩千年的文字與義理通過詮釋增加我們的理解,讓這些文字與義理重新活躍我們的心識(mind)中。本書不是一本捍衛某個宗教地位的神義論(Theodizee)著作,裡面的思想也不是一本以形上學為視角的思辯神學(die spekulative Theologie)或思辯形上學,也不談論特殊神秘現象的神秘學(die Hermetik),本書有別於基督論(die Christologie)只是以神學家立場來談論某位神聖人格的偉大,也不是救贖論(die Lehre der Erlösung)談論人類獲得救贖的可能性,更不是紀錄一些個人神秘經驗的書籍。 本書是一本個人對於佛法進行的理解與哲學詮釋的書籍。這本書集結了幾篇我在過去幾年寫下的幾篇散文,內容除了涉及到我個人對於佛法的理解與體驗,還涉及到對這些佛教義理與佛法修行實踐進行哲學探討。佛法修行中的「聞思修」涉及到的就是哲學中由個人直觀體驗,進一步通過思維轉化成理論認識(知識),進一步落實到實踐知識的階段。因而,我們不能只是天真地信仰佛法,而是必須要嘗試對此進行一系列地追問與探究,這樣我們才能產生真正的認識並知道如何在生活中落實佛法修行,而不是只是常常引用某個大師的話來捍衛自己的立場。 這本書代表的是一些佛法修行的哲學思維途徑。當形而上的真理下降到人類語言的層面就成為了意見(doxa),我們看不到真理形而上的超越層面,然而我們卻可以在知見(view)上探討各種不同的意見。本書不提供宗教哲學的標準答案或真理,只提供個人的見解與詮釋,讓讀者可以進一步探討宗教人生問題。

明公啟示錄:解密維摩詰經的大乘佛法實踐道(一)——淨心佛土的緣起及世人修行頓悟之法

Author : 范明公先生
Publisher : 布克
Page : 100 pages
File Size : 47,8 Mb
Release : 2021-06-17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9865568986

Get Book

明公啟示錄:解密維摩詰經的大乘佛法實踐道(一)——淨心佛土的緣起及世人修行頓悟之法 by 范明公先生 Pdf

身在紅塵中受苦的眾生,如何能放下心,享受清淨自在? 如何能勇於直下承擔各種無常變化與因緣考驗? 如何能讓快樂常駐心頭,過起如歌行板的人生? 或許透過本書能讓新世紀的眾生解脫煩惱、快樂生活的寶典! 在眾多的佛經中,《維摩詰經》可說是一部趣味性和故事性很強的佛經,在歷代以來備受重視,不僅在於其文學、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此經集眾經要義,不僅在解決人生的疑惑,破除虛妄的偏執,更是出世間法的聖經,是一本成佛之道的修行手冊。 此經可以讓人應用於生活中,從研究轉向修行之路,豐富人生,滋潤心靈,達到身、心、靈的自在解脫。 本書由專研多年的范明公以深入淺出方式點明《維摩詰經》的重要性有二:第一:《維摩詰經》裡面的論點和主題是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方法及修行境界的最佳指導,是修行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區別。第二:如何修行大乘的佛法才能走上一條成佛大道。這些在本書講得非常透徹。因此,在范明公引導下,跟著《維摩詰經》從闡述聲聞弟子與菩薩共同討論菩提開始,進入六度、四無量心、不出生死、不住涅槃、不斷煩惱、不捨眾生的真諦及大乘菩薩應如何修行的次第法門,帶著初學者如何修身悟道,更為精闢!而且透過本書走進《維摩詰經》,以其故事及獨特又無比睿智的對話,能為所有人生難題解扣,使人人都能臻至生命無限自由通脫的境界。 @特色1:保留典故及故事,吸引一般人容易閱讀:《維摩詰經》中故事性很強元素,例如天女散花、請飯香土等等,故事人物鮮活,想像奇迥,富於文學趣味。而且《維摩詰經》中的許多典故,多變成禪宗公案。 @特色2:釋義深入淺出,適合初學者入門:用淺近的方法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典的一大特色。 @特色3:運用現今社會情況帶入經義:以其慣有的現代筆法來執寫此部經典,教導眾生如何在入世的生活中,以出世心來應變各種生活中的困頓與難題、苦難、病苦。 @特色4:以凡人非居士或修佛者更貼近經典:身為紅塵人更知紅塵事,因此以其凡夫俗子身份寫來此部經典,讓佛法教義更簡單易讀、更與生活息息相關。 關鍵字:范明公,維摩詰經,人生智慧,人生哲學,佛法,法門,解密系列 本書可以幫助…… 對人生有各種煩惱之人 想要解答人生疑難,尋找身心安頓的人 想要在人間歡喜修行的法門的人 對大乘佛法有興趣的人

智慧的修行方向 3

Author :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Publisher : 達慧佛教多媒體弘播 及 敦珠佛學會(國際)
Page : 135 pages
File Size : 49,5 Mb
Release : 2011-05-01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9881943699

Get Book

智慧的修行方向 3 by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Pdf

天行世道運自然 順其勢兮易入境 適宜良法避堅鋒 成功暗藏咒語中 一般的普羅大眾,以至大修行人,其修行的目標,不外乎下列幾種: 1. 祈求世間的慾望 2. 投生善道 3. 脫離輪迴的引力 4. 成佛 要達成這四種目標,有甚麼方法可供選擇呢?其成效又是如何的呢?判別及選用這些修行的方法時,有什麼關鍵的要點要注意呢?修行的方法,無論是那一種宗教,大致上都離不開下列幾種: 1. 祈禱 – 包括懺悔、發願 2. 持誦 -- 呪語、名號、或經文 3. 觀想 -- 主題包括「入定」的種種程式,以至用身體的內部功能作配合 無論是那一種修行方法,都必須包含「心力」的訓練,否則無法產生任何效力。要判斷那一種修行方法最有效,其中之一的判別要點就是這種修行方法,對「心力」的影響程度有幾大呢?佔幾多個百分點呢?想知道,就萬勿錯過這一本書了。

佛教的修行方法(增订版)

Author : 圣严法师
Publisher : 法鼓文理學院
Page : 37 pages
File Size : 40,6 Mb
Release : 2024-06-29
Category : Electronic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佛教的修行方法(增订版) by 圣严法师 Pdf

智慧的修行方向 2

Author :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Publisher : 達慧佛教多媒體弘播, 敦珠佛學會(國際)
Page : 110 pages
File Size : 43,9 Mb
Release : 2010-05-01
Category : Philosophy
ISBN : 9789881897329

Get Book

智慧的修行方向 2 by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Pdf

「逆境」,就是「學習處理生命,以至最終可以輕鬆地掌握生命」的一種「真正實踐」。 善用「逆境」於「日常生活」中,可以令你「脫胎換骨」。 障礙“成功”的最大樊籬,就是思想上的自我圍困。 促使“成功”的最激要素,就是心理上的極限超越。 此書將可引導您走出逆境之途,踏上成功之路,不會令你失望。 要應付「逆境」,必須先懂得「計劃」。此書乃《智慧的修行方向(1) 》的延續篇,在未開始閱讀此書之前,不妨先扼要了解《智慧的修行方向(1) 》的主要內容骨幹,有助讀者對「計劃」的整體掌握。

佛道雙修 之我的修行經驗上

Author : 陳湐珺
Publisher : 寶悟同修會
Page : 33 pages
File Size : 54,5 Mb
Release : 2024-06-29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佛道雙修 之我的修行經驗上 by 陳湐珺 Pdf

本書編寫的重點,將以我自身的接觸、修學過程為主體,內容將敘說我自己從一個無神論者,透過由道教拿香拜拜、求神問事的祈求方式,進而接觸到通靈的無形世界,在了知無形世界的力量,與因果關係後,再轉入佛法的研究,深入佛法天地。 就因為我的過程,是由道教的接觸,再進入佛法的世界,所以我就把這種經歷簡稱為「佛道雙修」,在這個過程中我的生活由波折變成平順,心境由不安變成安定,財務狀況由欠缺而變成滿足。凡此種種人世間的欲求,對我而言只能說:「一切如我所求,心想事成,一切滿願。」所以我會在書中敘說,我的故事、我的感動、我的轉折、我的發心,及一切因修行而得到的快樂和滿足。希望用我自身的例子,讓修行不得法的人,有例子可以比照學習,做個「他山之石」的效用。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

Author : 聖嚴法師
Publisher : 法鼓文化
Page : 93 pages
File Size : 40,8 Mb
Release : 2022-02-25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9575989385

Get Book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 by 聖嚴法師 Pdf

《佛法綱要》是修行成佛的根本。 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如實觀照、如實行履、如實發願,終能斷煩惱、解脫而成佛。 面對無量法門,該如何擇定修行的起點呢? 《佛法綱要》可說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總綱,涵括四聖諦、六波羅蜜與〈四弘誓願〉,是修行的入門起點,也是成佛的圓滿終點。聖嚴法師在本書中做了詳盡的叮囑與解說。 「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實的道理,是大、小乘共同的根基。雖是初學者的入門必修,卻是久學者最後才能證悟者。 「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種超越生死的修行方法,可以讓人從煩惱的娑婆世界,度脫至永無痛苦的涅槃。 〈四弘誓願〉是四個成佛的基本條件,佛弟子精進修學的指標,諸佛皆依此發願成佛。 掌握佛法綱要,修行道路將如佛陀親自帶路般清楚無礙。 「聖嚴師父的講記,有幾個特色:說法非常契合現代人的情境,經常以人們心中習以為常的煩惱為出發點,直探人內心深處矛盾的問題所在;或以入世心時刻叮嚀讀者,佛法應貼近日常生活,務必考量到對自己、家人和環境的關心是否足夠。 在明白易懂的解說中,不失深度。廣引專業而有深度的經論,做為詮釋佛法的依據。這對已經有佛法基礎的讀者而言,可以有所依循,藉以一窺佛教義理嚴密體系之堂奧,並掌握重點。」 ——越建東教授導讀

煖身:華嚴禪修入門

Author : 海雲繼夢
Publisher : 布克
Page : 89 pages
File Size : 44,7 Mb
Release : 2021-01-05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9789865405984

Get Book

煖身:華嚴禪修入門 by 海雲繼夢 Pdf

禪,是個迷人的字眼,人人都想一探究竟! 但禪修者想要破除執迷妄念、開啟靈性智慧, 卻常常苦無善知識的指導,一不小心 就誤入舒服禪、名嘴禪的雲霧之中。 禪修並非盤腿打坐,呼吸調息而已…… 更需要正知正解的輔助,本書直指知識分子常 陷入以大腦思惟為迴路的「意識界」網惑而沾沾自喜, 殊不知要達到「止於至善」的目標,不能用腦, 至於方法是什麼? 寶藏就藏在這本以《大華嚴經》為思想依歸的入門書中! 修行還是修養? 軟身(身)→暖身(息 / 習)→煖身(心)∞功法。 本書直指本心,不疾不徐引導初學者迷津,認識禪、 理解修行跟修養的差別,並輔以大華嚴寺導師 海雲繼夢和上 融會易筋經、洗髓功等菁華所獨創的「煖身二法」, 透過調身、調息的過程, 奠定正式進入禪修前的基礎, 生命的改造工程也於焉啟動! [自序] 海雲繼夢 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表示你正在找尋「禪修」的相 關資料,你會翻開這本書,或許是有緣、或許是因為興趣、 或許是你正在精進!但是請你不要馬上闔上書本放回書架, 因為書中的主角正是「你」!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禪修書籍,它是一堂改造你一生命運的講座,是一部改造生命的「百科全書」、「科普大全」;這是綜合古今以及當代中西禪修的系統化教學,是真正的、完整的「科班教學體系」,是已經失傳了七、八百年的「東山法門」,重新恢復的復興版本。 有心於禪修的行者,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歎!譬如:「何以禪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或者是「何以言者滔滔而行者了了?」又或者「怎麼修?從何下手?這樣對嗎?如何證明對否?」類似這樣的一連串問題如何解?綜合起來有兩大類問題,即是「下手處」與「出 口處」,其他所說都是其中的片段,無法論斷其中的是非對錯,即或引經據典,或搬出公案語錄,亦皆斷章取義,故云「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啊!究其緣故,是因為「禪修界」中,缺乏「科班教學」與「系統化教學制度」之故。 在這樣的背景下,禪修界內普遍墮入五大敗筆的修行陷阱中(詳後文)。此一「修行者眾,成就者寡」的主角,主要是行者以「意識界」的心態開始修行的緣故。 修行者眾,成就者寡 當世「修行界」的真實情況,乃是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造成此一現況的主因,在於行者是以「意識界的心態」來修行,而其結果則是百分之百的失敗。這是由於「意識界」是用「五大敗筆」來修行,而五大敗筆是「行者具備修行資格」的本體性障礙,也是行者無法具備修行資格的主觀因素;既不能成為行者,何有成就之可言? 五大敗筆的形成來自於教育普及(識性發達)、思想自由(妄想紛飛),英雄夢想(不守規矩)等三種社會「結構性病變」所造成。這三大社會結構性病變的惡魔,為娑婆世界創造了「奶瓶樂」的狀態,使得中上根器的人,沉迷於眼前享受而無思上進,迷失心靈且一頭栽進「福利社會」的陷阱,自以為樂而不自知喪失了奮鬥意志。如低頭族一般,盲目沉浸於手中的遊戲,或是腦中妄想紛飛而不止,此皆是耽於一時之樂的麻痺現象。 多數眾生活在「意識界」,使得人性愈加浮躁,心思淺薄,思惟麻痹,見識短淺,無法作長遠的打算,更無法深耕心思,故而逐漸悖離心靈,耽迷於七情五欲之樂。這樣的眾生,即使想要修行,乃至進入僧團的領域,也是迷惑顛倒。 意識界的眾生所具有的五大敗筆內容: 一、 自我解讀。包括:自以為是、一廂情願、想當然耳……。 二、 普羅認知。包括:五大誘因——事業、權與名、感情、利益、健康,以及社會結構中的普世價值觀、民間信仰、道德觀 ……。 三、 流行概念。包括:專家說等等、流行觀念、名嘴詐騙、網路謠言 ……。 四、 意識形態。包括:一切人為標準,乃至政治、學術的命題……等等,此皆虛妄也。 五、 先入為主。包括:一切個人生活中,社會、文化、經驗的族群熏習、人生經驗等的經歷,皆會成為每個人的潛意識指揮者……。 這五大敗筆是意識界人生的普遍狀態,是人生「癡質」的具體呈現。五大敗筆的人生是意識界的人生,在紅塵中或許貴為帝王、將相。人格品德若不健全,也不能修行。這五大敗筆是凡夫輪迴中「性障未除」的根本——「癡質」所造成的。唯有經由「象限轉移」:從「意識界」轉回到「現象界」,才有可能開始修行,換言之,由「意識界」轉回到「現象界」是修行的先決性條件。 癡質是後天性生命的特色,這是由於無明的作用所致。人若能發現癡質的存在,即是「自覺」;而尋求解除癡質的束縛與困惑,即是「破無明」,此乃「正覺」也!癡質除五大敗筆外,尚有四種非善及四種無用的狀態: 一、四種非善 ① 放任非善:泛慈悲流於世間應酬,非善也! ② 溺愛非善:無知的溺愛反而害之,非善也! ③ 高標非善:意識形態的標準,似是而非,非善也! ④ 拖延非善:猶豫而被裹脅,無有定見,非善也! 二、四種無用 ① 盲目的努力:猶如螞蟻一般終生努力,不知幹啥,無用也! ② 跟錯的努力:魔王何以有魔子魔孫?邪魔外道如是而生,無用也! ③ 錯位的努力:明明向東,何以向西,拚命搞錯的努力,無用也! ④ 無恆的努力:人生如浮萍,無有定位,每每有目標,每次皆不同,故每回努力皆白費,無用也! 紅塵中(意識界)的人生,全部都在這種生活氛圍中。不活在五大敗筆中,也活在四種非善的煩惱,以及四種無用的無奈人生中。因此才必須自覺,乃至正覺,才能找到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如《華嚴經‧ 淨妙國土章》中,文殊師利菩薩告善財童子言: 「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八、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猶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無暫捨。若復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復尊重是人,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供養法者,是真成就供養如來,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又言:「善男子,如來從修行中來,若能修行是者成就供養如來。諸佛出世本為利樂諸眾生故…若復不能如說修行、如行而說,是亦不能利樂眾生。」引言中文殊師利菩薩一再提到:「如來從修行中來」、「如來尊重法故」、「如說而行,如行而說」,此三者是普賢大行,透過文殊大說,方足以顯,故言「顯」明也: 一、 顯「說」者:理也、智也、解也、漸也、次第也、位次也, 統稱為「漸」、引入也,故曰「顯明」。 二、 內「行」者:事也、實踐也、兌現也、頓也、超越也、 實質也、存在也、潛行也、行不彰也,統稱為「頓」、 行入也,故曰「內隱」。 至於「說」者的立場,有二層含意: ① 說者顯明也,意即「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再聰慧的人也無法透澈佛法真諦,需要有「說」者,此「說」是指彰顯也、敷陳也、明瞭次第也、引人入勝也;決定了次第、以明進修次第也。既知其然,後面必定會「行入勝境」!行入勝境,就是依事來修行,方能兌現所說的涅槃境界。故有如說而行,「行」乃依理之說而行。若唯說而不知「行」的下手處,就是不知行也,我們所說的學佛,屬於正法之門,唯有透過「矯正觀念」、使之認識人生方向,此乃正覺也,未起行而已! ② 知而後有善知識引導,而能覓得行法下手處者,即是進入「行起解絕」的行法之列。此時已經不只是正法而已,更是「心法」之門。學佛屬「解門」,屬於「教」、屬於「漸教」,依於各宗各派而有種種攝受門,又稱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無量無邊法門的範疇。修行則不然,修行屬「行門」、解脫道,屬於「頓教」,非學佛的圓融道!圓融道在講堂、法堂,在攝受、在矯正觀念、在釐清佛法與修行之別;而解脫道在禪堂,在實踐、在體驗、在轉化、在進行生命的改造工程!此解脫道修行的心法是「一路涅槃門,歸元無二路」的不二法門,與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的立場,是截然不同的。故知此法門,唯傳「法王子」,不落餘人之手! 禪修是解脫道的本質,是邁向究竟涅槃的唯一途徑,故說:「一路涅槃門,歸元無二路。」是行門非解門、是頓教非漸教,亦是心法。故雖依理勘訂,但卻是事修、事入、事兌現的工程。因此,從此處起「唯是實修」,兌現生命改造工程,轉凡成聖由此入手!

佛教義理及修行

Author : Anonim
Publisher : Unknown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5,5 Mb
Release : 2019
Category : Electronic
ISBN : OCLC:1105161708

Get Book

佛教義理及修行 by Anonim Pdf

佛教的修行方法

Author : 聖嚴法師
Publisher : 法鼓文理學院
Page : 13 pages
File Size : 49,7 Mb
Release : 2013-06-01
Category : Electronic
ISBN : 9789867033000

Get Book

佛教的修行方法 by 聖嚴法師 Pdf

禪問 - 新時代修行的70個處方

Author : 妙參
Publisher : 賽斯文化
Page : 272 pages
File Size : 52,8 Mb
Release : 2014-04-01
Category : Religion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禪問 - 新時代修行的70個處方 by 妙參 Pdf

因星而悟,悟後非星,不隨於物,不是無情 禪宗講「標月之指」,指月亮的手指頭是工具,就像佛法的名相、經典文字,月亮是自己的心性。因為大部分人沒有悟道,心中有執著,如同烏雲障蔽月亮,所以需要藉由文字語言來理解、表達。雖然文字語言是指月亮的手指頭,但作者妙參和尚仍想藉著本書多方向的指頭,讓大家從不同角度、觀念入手,進而從書中的隻字片語中獲得智慧的啟發與提升。 這是妙參和尚的第五部著作,內容取材於他平日跟學生上課時的師生問答,這些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及社會階層,有美國、蘇俄、中南美洲的學生,當然還有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書中列出的每一個問題,也是大家在身心靈成長、自我修煉、禪宗學習的路上常見的疑惑,希望透過妙參和尚針對問題而延伸的多方觸角,所開出的一系列絕妙處方,得以令大家對佛法或禪宗觀念有更深入、更正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