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1月號中英文版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1月號中英文版 Book in PDF, ePub and Kindle version is available to download in english. Read online anytime anywhere directly from your device. Click on the download button below to get a free pdf file of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1月號中英文版 book. This book definitely worth reading, it is an incredibly well-written.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1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52,6 Mb
Release : 2020-01-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1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本期《光華》從如何創造品牌價值及如何與消費者互動等角度,帶讀者走訪宜蘭的「勝洋水草休閒農場」及台南的「台灣金屬創意館」,看他們如何在面對產業困境時,透過體驗式經濟,開闢另一條嶄新的商機;還有23歲時就創立製片公司SELFPICK,拍攝過網路短劇《Mr. Bartender》、《私室》,累積超過百萬點擊率的徐嘉凱的專訪,看他如何善用網際網路、加密貨幣等區塊鏈的方式來操作,一步步打造從影視到五感空間體驗的築夢過程。 此外, 編輯團隊還實地參與聚樂邦的「穿越照相館」與芒草心協會的「艋舺走撞街頭」體驗活動,第一手觀察並記錄遊戲設計如何勾起玩家的好奇心,以及如何讓參與民眾在過程中,認識整座城市的歷史脈絡與深層的社會議題。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2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3,5 Mb
Release : 2020-02-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2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與世界連結的腳步,台灣從不缺席,從再生材料的應用,到循環經濟的實踐;從台灣AI學校的興起,到外交部數位外交的推動。還有國藝會「海外藝遊專案」中,用藝術與世界各地文化結合的創意與啟發。這些來自台灣內部的創新能量,正一點一滴地推動著台灣向前邁進。 本期精彩內容還包括有台灣特有種的愛玉子,野生愛玉子大多攀附於大樹生長,其藤蔓爬得愈高,結「果」愈多,但也增加採果人攀高採摘的危險性。看台灣農改技術人員,如何克服重重困難,開發出在平地就能有高產值且採摘便利的品種,經過生物科技的萃取,更可以作為淨白肌膚的面膜或精華液,提高台灣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而堅持親手為家人蓋一棟與環境共生的家的楊三二,在屏東枋寮正在為夢想努力著;還有跳脫以往客家戲劇的框架,在以華語為主的台灣戲劇中,帶來耳目一新感受的客家電視台,看他們如何堅持理念,突破自己的侷限,展現出各自的精彩。《光華》的報導,既是本土能量的展現,也是連結世界的一扇窗,除了讓台灣的人事物走出世界,也讓世界能「走進」台灣。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5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0,6 Mb
Release : 2020-05-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5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小時候,新竹新埔老街旁的百年老樹區是自己的童年回憶,其中一棵老樹就座落在鄰里的巷子口,它突出於水泥空地上,孤伶伶地被一些低矮的紅磚屋所環繞。三不五時我都會過去跟那棵老樹說說話,吐露些生活上的瑣事,時間一久,它就像是有靈性般,颯颯的落葉聲,彷彿在回應著我當下的心情起伏。而輕撫著樹身的美麗紋路,就像在訴說著圍繞在其周遭的種種故事。 當然,有更多的老樹在荒郊野外,有的俊朗清麗,猶如仙人;有的盡情揮灑,猶如張牙舞爪般地無窮伸展;有的疊床架屋、相互糾纏, 早已分不清彼此。如果徜徉在森林中,還有分布其間的野生動植物,以及隱藏在其中的種種趣事,「人知遊山樂,不知遊山學。人生天地間,息息宜通天地籥。」魏源的《遊山吟》就貼切地點出了遊山、知山及與之形神合一的旨趣。 而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就帶您深入山林,有位於台東鸞山的「森林文化博物館」巡禮,讓導覽老師L o n g帶大家體驗一日布農族的文化與生活;還有跟著生態學家走進山間,用科學量測來了解森林的生態與現況;以及看勤美集團如何將生活美學的設計融入自然,打造現代版的桃花源;還有「林下經濟」如何勾勒出生活、生產與生態共存的理想藍圖。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3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1,7 Mb
Release : 2020-03-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3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本期《光華》以「旅宿」、「伴手禮」、「在地小旅行」與「味覺探訪」四篇專文,呈現出專屬台灣的台式待客之道,加上結合古蹟與藝術展示的「大院子」;「金點設計獎」的創作能量;「IBU廚房X冬瓜山書店」的社區實踐;「嘉南平原」的騎行系列報導,以及台裔美國總統參選人楊安澤的專訪,將台灣甚至是海外華人的能量,廣傳至世界各個角落。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6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2,8 Mb
Release : 2020-06-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6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傳播」是任何社會中不可或缺且十分重要的一環,它擔負著訊息傳遞、公共論壇、教育文化等重要功能,並影響著社會的政治、經濟等各個層面, 而資訊的傳播, 要如何能在訊息量爆炸的現代, 快速、有效地深入民心,則是本期《光華》封面故事所要探討的課題。 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的時刻,台灣政府即時、超前部署的溝通、協調能力令世界驚艷,這是怎麼辦到的?讓《光華》編輯團隊帶讀者回溯防疫初期,包括邊境管制、打擊假訊息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調追蹤,以及口罩國家隊迅速成軍等關鍵因素,深入探討備受世界讚譽的台灣防疫模式。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4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4,8 Mb
Release : 2020-04-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4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在現今大量的網路資訊中,或許縮小了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距離,但在沒有親自到訪之前,所有的異地文化,都還只是存在於圖片、影片、文字及自己的想像當中,也唯有親身經歷的真實觸感,才能紮紮實實的交織成我們自己獨一無二的經驗與回憶。 「這是我與台灣的緣份。」屏科大教授、多米尼克籍的邱亞伯說道,本期《光華》有來自多米尼克及印度籍人士的專訪,由他們的口中來述說當初來台的種種緣由,以及在此所結下的深厚情誼,也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來一趟台灣,感受一下這裡的美好與熱情。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11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4,5 Mb
Release : 2020-11-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0年11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今(2020)年8月由《光華》、台亞會及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從部落走向世界──原民影像、音樂再發現」座談活動,首度前往台東美術館舉辦。現場邀請到研究南島文化的專家學者及藝文人士與會,兩天一夜的文化沙龍,除了有精彩的南島文化論述,原住民音樂人也公開分享他們與東南亞及大洋洲國家的交流經驗。 而《光華》長期關注原住民相關議題,早在1983年6月刊就已刊出〈青山綠水間,歌聲好悠揚——信義鄉〉,記錄了當時信義鄉原住民生活的情景;1993年12月刊更以「回到部落VS.愛在他鄉」為封面故事主題,報導汐止樟樹灣一帶「山光社區」阿美族的生活。原住民的議題,豐富且多元,包含族群起源、歲時祭儀、經濟生產、藝術文化、社會運動等層面,透過報導讓讀者感受到原民文化中繽紛且多彩的一面。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試圖探討原住民在音樂、戲劇、工藝、建築的傳統與創新,以及生活智慧的傳承與延續,讓「原」藝之美,拉近人與人、族群與族群之間的距離。

台灣光華雜誌2021年1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7,7 Mb
Release : 2021-01-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1年1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不知您有無發現,台灣的蔬果市場越來越精采了,除了傳統早市、連鎖超市,還有那些開在鄰里間的有機商店,和匯集了各地小農的假日市集,正依著時序輪番上演各種蔬果秀。這繽紛多樣的選擇,讓旅居台灣的外國人士目不暇給,更是都會生活裡難得的田園一隅。身在台灣,「蔬食」是既方便又隨處可得的幸福滋味。 而台灣人吃素的心態,也從宗教、健康、環保,到近年來追求無止盡的味覺享受,造就了台灣是全世界素食餐廳密度最高的國家。難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 N N)於2017年4月之報導中,再次列舉台北為全球十大熱門蔬食之都,蔬食的鮮、香、味,就是與葷食截然不同。畢竟,「好吃」才是能讓一家老小願意嘗試的關鍵!當蔬菜被炒出香氣、烘出豐富滋味、乾拌出濃郁、十足嚼感的層次,讓肉食者在還未發現無肉之前,就已吃完碗裡的蔬食。

台灣光華雜誌2024年1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1,9 Mb
Release : 2024-01-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4年1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為讓國內外讀者了解台灣精釀的酒類飲品,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帶讀者探訪台灣百花齊放的釀製產地,從充滿在地風味的啤酒、茶酒,到讓台灣成為國際威士忌新興產區之台味威士忌,來一趟屬於台灣的酒鄉巡禮。 除了精釀酒品,另帶讀者走訪以海芋聞名的陽明山竹子湖,除了賞海芋,這裡還是早期台灣蓬萊米的原產區,「⋯⋯將稻穀倒人風斗中,右手轉動著風鼓手把,左手上下搖晃著風鼓揠,稻穀便從風斗落入風穀箱⋯⋯」看穀東俱樂部召集人陳永如帶民眾體驗碾米的過程,以及講述台灣蓬萊米的由來與故事。

台灣光華雜誌2022年4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2,6 Mb
Release : 2022-04-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2年4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早期的農業社會,人們常以節慶作為劃分時間的座標,例如春節、端午、中秋、冬至⋯⋯等等,除了具有「祈福」、「消災」、「團聚」的特質,更有農忙後「休整」的意味,而媽祖信仰則因跨族群、跨地域的特性,在傳來台灣後,逐漸與本土文化結合,衍生出各式各項的慶典文化與遶境進香活動。 2010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白沙屯媽祖進香」為我國國定的重要民俗活動。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以媽祖在台之獨特性、具代表性之建築工藝、朝聖影像之經典時刻,以及外國人士的進香體驗等,呈現出媽祖文化在台延續至今之樣貌。

台灣光華雜誌2024年3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8,6 Mb
Release : 2024-03-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4年3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我覺得台灣的甜有兩種,一種是分享的甜,一種就是神明的保佑。」《我的幸福糕餅鋪》作者張尊禎在接受《光華》專訪時說道。「糖」曾為台灣重要出口品,為台灣賺取大量外匯,這些甜蜜滋味在重要節慶日子裡,成為許多人記憶中的美好印記。本期封面故事,將從古早味零食(麻粩、糕點、新港飴)、傳統創新(鳳梨酥、奶油酥餅、綠豆椪),到鹹甜滋味(竹塹餅、咖哩餅),以及新住民朋友所帶來的椰糖、娘惹糕、棕櫚糖等,滿足讀者的甜蜜味蕾。 除了甜蜜滋味,本期《光華》還前進曾串起台灣西部交通與經濟要道的西螺大橋。「對西螺人來說,西螺大橋是家鄉的圖騰,我們希望保有她的時代意義,連結在地文化,讓她源遠流長。」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常務董事何美慧說。2001、2005年雲林及彰化分別將西螺大橋指定為歷史建築,橋上31處宛如隧道般的鋼拱,伴隨橋面上的文化慶典、藝術展演,以及與老街觀光的結合,延續這座時代之橋的風華史蹟。

台灣光華雜誌2019年12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2,6 Mb
Release : 2019-12-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19年12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台灣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對內存在著不同族群間的身分認同,對外則面臨著艱鉅且複雜的外交挑戰。「在沒有邦交的情況下,這真的很不容易。」1991年第一次外放澳大利亞墨爾本擔任館長的李宗儒,為了能在澳大利亞國會中讓台灣受到重視,憑藉著真誠和勤奮,從無到有,一步一腳印地建立起兩國間緊密的關係。本期《光華》讓我們跟著曾歷任五大洲館長、名聲留駐青史的前資深外交官李宗儒,一同窺探外交工作的二三事。 除了正式的官方往來,民間交流的力量也不容小覷。隨著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的議題逐漸發酵, 號稱台灣國球的「棒球」, 原來與日本存在著歷史悠久的連結。此次《光華》特地前往日本九州,探訪現正效力於日本職棒的宋家豪,以及於「福岡第一高校」就讀的藍懷謙和陳昶亨,談談他們對於棒球的夢想和兩國棒球的異同。此外,還包括台灣新竹縣和日本宮崎縣的棒球交流過程,以及兩國農業與美食等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台灣光華雜誌2022年9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9,5 Mb
Release : 2022-09-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2年9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早年的市集,多半以所販售物品來稱呼,如米市、布市、柴市、魚市⋯⋯等,待市場規模漸漸成形後,為了容易辨識與管理,幾乎在各個縣市的公有市場,都會以第一公有市場、第二公有市場⋯⋯等名稱來命名。 此外,也有以城門東、西、南等周邊位置而命名,如東門市場、南門市場;還有以當地地名與道路名稱來命名,如九份市場、瑞芳市場、建國市場⋯⋯等;另有以俗稱來命名的「兵仔市」(台南永康),這類型的市場多以批發為主,吸引了鄰近的阿兵哥前來採買,久而久之連公車站牌的路標都標示了此俗稱,反而原本的正式名稱就沒什麼人在用了。

台灣光華雜誌2017年2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8,7 Mb
Release : 2017-02-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17年2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光華》「海外訪蹤」採訪行程迢赴,繼深度走訪泰緬邊境的難民營探實、報導台灣高等教育與華語教學深耕越南後,持續南向往馬來西亞挺進。長久以來,台灣與大馬關係密切,經貿商務往來、文化教育交流均甚頻繁熱絡。舉凡電商新創、農業技術、穆斯林商機、台商二代奮鬥、藝術娛樂等面向,均深涉探究入訪,帶回第一手的資訊,內容龐闊多樣而分兩期、七議題呈現,一覽馬來西亞的「潮」。 * * * * * * * * * * 東南亞移民早已落戶台灣而比鄰共處,新二代更也已生根在此而卓然有成、各佔鰲頭。「東南亞風」引薦新移民二代:電影導演鄒隆娜、文學作家陳又津、舞蹈老師張婉昭的人生歷程與藝文故事,她們在各自舞台上燃燭點燈,照著艱難走過的來時路,勇敢堅決地奮力發光發亮,她們的故事,正是台灣逐漸茁壯的另一股嶄新力量。

台灣光華雜誌2022年2月號中英文版

Autho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ublisher : 光華畫報雜誌社
Page : 128 pages
File Size : 44,9 Mb
Release : 2022-02-01
Category : Antiques & Collectibles
ISBN : 8210379456XXX

Get Book

台灣光華雜誌2022年2月號中英文版 by 光華畫報雜誌社 Pdf

台灣的農業技術發達,多年來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水果品種,有來自中國的梅、李、桃,還有來自中亞的蘋果、葡萄等溫帶水果,或是中南美洲的釋迦、酪梨及鳳梨,甚至有源自東南亞的楊桃、黃金果與紅毛丹,這些都來到寶島台灣落地生根。 而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及地理條件,不僅一年四季有著各式各樣的水果可供享用,加上果農的勤勉及卓越的栽培技術,讓台灣水果的品質聞名於世。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帶您深入產地,了解水果在台灣的育種、栽培與應用,以及我國農技團援外的種種事蹟,讓水果的滋味填滿您的味蕾與心靈。